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630年4月15日,大明崇祯三年三月初四,海南岛西北角儋州外海。
三艘大船轻快地划过海面,驶向儋州湾。这几艘船外形与传统中式帆船有着明显差别,不但船身更为狭长,而且桅杆更高,船帆也是软式帆布所制,其中一艘的船舷上还有一排直径一尺四寸的活动小窗。不过附近渔船上的渔民只是抬头看了看,就继续做手头的活计了,他们认得这些都是南边海汉人的船,最近这一两年经常都在儋州港进入,他们早就对此习以为常了。
不过这只船队所搭载的乘客可不是像往常那样是单纯来做买卖的,海汉安全部的主管何夕和海汉民团海军的总指挥王汤姆两名大佬都在船上,随行的还有整整一个加强排的民团士兵,伪装成船员、仆从等等,作为他们的护卫。
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来实地探查儋州湾和儋州城的状况,为年内夺取儋州可能会爆发的武装冲突做准备。当然了,如果大家一起想想办法,也不是完全没有和平夺城的可能性。
“我第一次来儋州还是穿越那年,当时跟着李家的商船去立刻一趟琼州府城,然后我心想既然已经到了这边,索性就把该去的地方走完,于是就跟着李家的商队,从澄迈、临高一路走到了儋州。”何夕想起当时的状况,也不禁有些唏嘘:“那时候单枪匹马一个人跑这么远,现在想起来也觉得我胆子是挺大的!”
“胆子不大,执委会怎么敢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你?”王汤姆笑着应道。他在体制内混了几年之后,也不再像才来时那么直来直去不懂得做人,现在也知道适时地吹捧一下别人。
“那时候也是没办法啊!”王汤姆摇头叹道:“手底下没有可用之人,你们军方的一帮人又都脱不开身,只能自己亲自出马了……前面就是白马井,过了这个峡口,里面就是儋州湾了。”
儋州湾位于儋州以西,入口处的海峡大概只有六七百米宽,海湾的面积要大过三亚的两处主要港口。当初陶东来等人策划穿越行动的时候,儋州其实也是备选目的地之一,这里有天然的港湾,附近的人口密度也超过崖州,在初期开发中可以省下穿越集团不少的气力。不过考虑到这里的地势并无制高点可以据守海湾,也没有可供持续开采的矿源和木材资源,最重要的是距离儋州城不过数里,海湾沿岸都有不少定居的民众,穿越集团想要在这里圈地扎根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事情,最后考虑再三,筹委会还是放弃这里选择了地广人稀的三亚。
儋州虽然是琼州岛北部的主要商港之一,但这里的开发状况和繁荣程度莫说跟胜利港、三亚港相比,就算跟珠江口外的万山港比起来也要逊色不少。海汉这几艘船驶近码头的时候,可以看到这里也只有六七条船停靠在岸边,几乎都是排水量在六七十吨的广式帆船。
“我之前听安西说,这海湾还有一个盐场?”王汤姆看着已经距离很近的码头,突然问了一句。
“是有个盐场,就在海湾北边,那地方以前也是琼州岛最大的一处官盐盐场。他们用的方法其实跟我们的盐场非常类似,也是利用海水来晒盐,不过生产规模就远远比不上我们了。他们还在用石槽晒盐的时候,我们就直接用上了水泥晒盐池,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海水提灌装置,生产能力比他们要强得多。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边的盐场已经破产快两年了!”何夕不无骄傲地向王汤姆介绍自己所知的情况。
“大明的官方盐场,也有破产这一说?”王汤姆显然对于目前的盐业市场状况并不是特别了解。
“破产是不太准确。”何夕点点头承认自己用词不当:“应该叫停工更合适。因为我们的盐价几乎要比他们的生产成本还低了,盐商们都转向找我们买低价盐,这里的盐户根本没办法再靠卖盐为生,最后很多人都干脆逃到我们那边去了。莺歌海盐场的归化民,就有八十多户是从儋州盐场直接迁过去的。”
“说到这事,我也想起来一件事,之前儋州这边不是还有煤矿吗?后来据说也是被黑土港运过来的低价无烟煤生生地逼到了停工,记得民团那段时间征兵,可是收了不少的儋州矿工啊!”王汤姆也很感慨地回忆着海汉崛起对儋州所造成的影响。
何夕补充道:“不止这些,我昨天翻看安全部的报告,从1627年下半年开始,儋州这边就开始源源不断地有民众向三亚迁徙,早期大部分是牙行代我们征募的自愿移民人员,后来自行迁往三亚的人越来越多,不仅仅只是盐户和矿工,我们现在招募到的读书人,有大约三分之二都是从儋州过去的!”
王汤姆愕然道:“这么多?我还记得早两年在崖城那边招募读书人,效果并不太好,怎么儋州这边会这么顺利?”
何夕笑道:“其实原因说穿了一点也不稀奇,儋州虽然不是琼州岛的首府,但却是这个岛上实实在在的文化中心。儋州这里的读书人,比岛上其他州县的数量加到一起还多。这同样的东西多了就不值钱,总有一些混得不好的读书人得另谋生路养活自己。就算愿意投效我们的读书人比例很低,但还是架不住人多啊!”
“原来如此!”王汤姆恍然大悟地应道:“等我们占了这地方,这读书人也可以算是一笔不小的收获啊!”
儋州的教育和文化传统称得上是源远流长,自北宋庆历四年,大约是此时近六百年之前,儋州城便创建了全琼州岛最早的学府。而在那半个世纪之后,大文豪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期间兴办教育,广收门徒,自此儋州的文化风气就兴盛起来。后来本地兴建了零春书院、振德书院、图南书院、义斋书院等几十间书院,自北宋至今,在科举中考取举人功名的多达数十人,这个数字对于琼州岛这样的偏远地区来说简直就是奇迹。
但正如何夕所说的那样,儋州城内城外都有大量的读书人,而其中能够在科举中考到功名,从此走上仕途的只会是极少数幸运儿。有为数众多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弱质书生在成年之后需要找一份能够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工作,而这些没有考取到功名的书生顶多就只能做做抄录之类的廉价活,堪堪能够糊口而已。
海汉人的出现无疑是给了他们另外一种选择,只要是能通读四书五经的,一律五两银子的月薪起步。有功名在身或其他特殊本事的,俸禄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最初书生们对于这些外来海商的雇佣还有些不太能信任,后来某书院一位教习先生竟然被海汉人以三十两银子一月的“天价”聘用,众人才知道这些海商可不是说着玩玩的。当然了,并没有人知道这位接受高价雇佣的教习先生,其实是崖城某同知大人的表弟,整个过程也就是一出千金买马骨的好戏而已。
但这种剧情并不复杂的把戏却收到了非常好效果,众多寒门苦读的书生纷纷选择接受海汉人的雇佣,到三亚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书和教育工作。而当时宁崎在招聘这些人的时候把条件也开得非常诱人——除了他们工作所得的薪水之外,凡是要参加朝廷科举的人,海汉一律给带薪假期,要去省城广州参加乡试的读书人,海汉这边还会集中派船护送,就连考试期间的食宿也一并负责安排。如果有人中了举人,需要去京城参加会试,海汉这边也会全权负责来回路途上的所有费用。
这对于那些出身贫寒的读书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喜讯。如果仅凭着平时做一点兼职所获得的收入,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积蓄三年也顶多就能凑够一趟去广州应试的费用而已。而如今海汉人主动承诺要替他们承担这部分的费用,这种福利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了。至于更高级的会试,虽然听起来很诱人,但那毕竟只是极少数人有资格参与的游戏,普通读书人还是多琢磨琢磨如何能考上举人比较实际。
而开出这些条件的海汉民政部门也并不是冤大头,宁崎早就把这中间的账算得很清楚。这些读书人需要参加的科举考试其实花销并不会特别大,童生试在儋州当地考,顶多就是考试期间将这些书生用船送回儋州应试,耽搁七到十天的时间。而乡试在广州,需要负担的船费和食宿费用对自身从事海运业的海汉来说完全就是最低廉的成本价格,而且去的人越多,单位成本反而会越低。而且这种应试三年才一次,所需的时间完全可以设法从他们的休息日里扣除,相信这些书生们也不会对这种做法提出任何异议。
但这些人在入籍海汉当了归化民之后,真的还会像他们之前那样,以三年一次的频率重复完成赶考应试这件任务吗?宁崎认为这种情况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这些读书人在进入到海汉的社会体系之后,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在这边所能获得的好处要远远胜过他们之前的寒窗苦读。或许还是会有少数人坚持自己的梦想,指望着能够考取举人的功名光宗耀祖、报效朝廷,但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意识到自己在海汉治下所能获取到的利益,从而放弃科举考试这条获得回报机率极低的独木桥之路。
宁崎的推断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很快就得到了证明。第一批加入海汉文教体系的儋州书生,只有不到3%的人员因为无法适应当地的生活方式而选择了退却,其他的人基本都留了下来。在去年秋天举行的乡试之前,相关部门所收到的科举应试申请书加起来还不到二十份,这说明绝大部分的书生在进入这个体系两年之后,就已经改变了价值观念,放弃了以前孜孜以求的科举功名。
而这些读书人在三亚得到了稳定安逸的生活之后,他们的故事便自动在儋州乃至整个琼州岛的文化圈传播开来,越来越多在科举道路上不如意的读书人开始考虑海汉这条出路。时至今日,儋州出身的读书人的确已经成为了归化民体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整个海汉的文教体系,特别是最基础的扫盲识字,学龄儿童教育等单位,大部分的教员都是出自于儋州的各家书院。
而海汉也因此还获得了另外一个附加的效果,那就是在儋州的名声相当不错。重视文教,兴办学堂,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会受到文化界赞赏的举措,而海汉人对文教事业的花费之大,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到。就算是没有接受海汉聘用的那些儋州学子,也知道三亚这边有大量的免费学堂,海汉治下的学龄儿童都能免费入学念书,而大人也有专门的识字班进行培训。虽说还是有极少数人认为泥腿子进学堂是一种不好的做法,但多数人都还是会对海汉人的这些举措给予十分正面的评价。
除此之外,在宁崎的主持之下,海汉还将在广州施行的一些办法直接搬到了儋州。比如出资举办赛诗会,文化论坛,画展等等活动,并且拿出大量成本极低但极受读书人追捧的海汉玻璃文具作为奖品,吸引文人参加。到今年年初举办第三届儋州文化节的时候,除了儋州本地的读书人之外,甚至还有人专程从雷州半岛渡海过来参加,堪称地方文化界的盛事。
当时宁崎还亲临现场,与儋州各家书院的院长谈古论今,好好过了一把文人学者的瘾。用宁崎的话说,光只是看到那些书院里收藏的苏东坡等大名人的手迹,这一趟就去得千值万值了。
四合院我有圣母系统 末世长生诀 阴影中的光 三灵轮回记 最强锦衣 洪荒:打造神话截教!全员返祖! 一枕江湖梦! 娇宠农女:带着系统撩夫君 刚进弑神,加入聊天群 总裁的落跑情人(大结局) 全人类变成雕像 [三国同人] 三国之心将明月 手握炮灰剧本,卷王改命易如反掌 黑暗洪荒:从推演遮天法开始 国运:我大大怪将军!队友小小怪 穿成虐文女主后我成了他的黑月光 人在火影速通诸天,开局我打宿傩 全村都知道她是首辅掌上明珠! 养成的反派全都翻车了 娇妻在上,大叔乖乖宠我
火爆兵王在花都简介emspemsp拥有盗圣之称的郑淳为了查明父母当年死亡的真相,不惜离开了佣兵组织,独自一人来到陌生城市生活,并且随着郑淳深入这座城市,他发现这座城市中似乎也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原┊创┇文┊章wоо⒙νiρ﹝Wσó⒙νiρ﹞woo...
天降我才必有用简介emspemsp关于天降我才必有用我本天上逍遥仙,老君炉前炼金丹。酒后失德贬凡尘,谁知人间也艰险。尔虞我诈争名利,勾心斗角无下限。天降我才必有用,越挫越勇越向前。翻手为云覆手雨,我命由我不由天。...
岑溪一个现代成年人,穿越到架空的古代也就算了,居然还穿到了十三岁孩子的身体。不仅被迫接受了邻居大娘的托孤,要嫁给傻子!随便在门口捡了个哑巴,居然是来讨债的王爷!好吧,这些都认了。那为什么还有一个小毛孩,吵吵嚷嚷要傻子退婚?!关键小毛孩的身份还惹不起,因为他可是皇后托孤给自己的!岑溪哀嚎,她这是什么奇特的托孤体质?!女版诸葛亮?!小毛孩和她的债主王爷争江山,这个局她怎么破?!傲娇王爷笑眯眯凑过来。这局,本王来破!岑溪推开近在咫尺的俊脸。你?!一边待着去!傲娇王爷蹲在屋顶,偷看自己媳妇睡觉。怎料到,媳妇身边躺着那个粘人精傻子!顿时酸的咬牙切齿!主子,属下把那傻子抗走,换主子去睡。傲娇王爷小嘴一撇。那多不好。翌日,某王爷被一脚踹下床去~如果您喜欢农门娇女之逆袭小王妃,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上辈子沐笙历经艰辛,终于得到‘女人的秘密’的入选邀请函,然一场意外,回到当年初入模特圈的时候。那个时候,华夏国还没有超模,那个时候,国际舞台上没有东方面孔。重生归来的沐笙,毅然选择了与上一世不同的道路,一条更艰辛的道路,一个披荆斩棘的道路。原本以为要独自攀登上高峰的她,某个人却牵起了她的手,一起携伴前行。某热门综艺节目导演沐笙啊,要不要当我们节目的常驻嘉宾啊?沐笙??不是说好只来一期吗?导演哎呀,你性格太吸粉了,你看你那一期播出后,我们收视率都爆了!要不来混综艺圈吧?沐笙我混模特圈的。阅读指南1本文1V1,走轻松爽文路线,不虐!2情节虚构,娱乐为主。3书友群442060939如果您喜欢我混模特圈的,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小魅魔莉莉娅本想去古代种田,却意外来到远古兽世。看着恶劣的环境短缺的食物极端的气候,莉莉娅懵了。为了住得安全点吃得好一点穿得舒服点,她浅浅撩了几位美男提高生活质量。等回过神来的时候,身后美男已然跟了一大群。温柔白羊傲娇红狼呆萌夜鹭腹黑森蚺直爽鲨鱼美男们能打能干,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莉莉娅只需动...
扒马甲,甜苏爽,反派变团宠连家失踪的小女儿被找回来了!反派女配连千奈摇身一变成了治愈系小仙女,不搞破坏不乱作,一心一意为大家!面对执意追求梦想的校草,连千奈是和他一起参赛的队友,无论任何事,我永远站在你身边。面对听力丧失的音乐天才,连千奈是每天和他用手语比谱子的乐迷,我会一直攒钱等你的演唱会。面对情感障碍的影帝,连千奈是一遍又一遍和他对戏的小助理,我愿意陪你练习一千次。面对气味排斥的霸总,连千奈是会培育珍稀花卉的园艺师,只要能闻见大自然,就会很幸福。面对偏执阴郁的IT大佬,连千奈是唯一送他礼物的小粉丝你要记得直播,不可以鸽我。后来。在连千奈开心去为女主过生日的时候,几位大佬同时在场,才发现自己的白月光是同一个人。连千奈我只是个善心大发的滥好人罢了。大佬们被女配小天使治愈的故事团宠马甲被扒后的翻车修罗场快乐小甜饼,没有逻辑如果您喜欢渣了大佬的团宠她翻车了,别忘记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