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读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百九十章 光明教(第1页)

云锦山大真人府,经过这段时间的修缮,大真人府的主体部分已经大体修缮完毕,不过先是地师攻打大真人府,后是大真人府之变,导致云锦山的地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这些却是难以恢复,就算能够勉强恢复原貌,也要长年累月之功才行,非是一时半刻可以做到。

张鸾山收到秦素的传书之后,派人将颜飞卿、张岱山请了过来,待到两人看过传书之后,问道:“不知你们怎么看?”

颜飞卿与张岱山对视一眼,颜飞卿开口道:“关乎魔道中人,不可小觑,这次又是儒道两家联手,我们也不应推辞。”

张岱山点头道:“颜师弟所言极是。”

张鸾山见两人并没有异议,这才说道:“我的意思是,这次由我亲自带队驰援秦大小姐,你们两人留守大真人府。”

过去的正一宗,无论是张静修也好,还是张静沉也罢,或是往上追溯到张清衍,都是一人独掌乾坤,因为正一宗的宗主之位和大天师之位都在一人身上。经过了大真人府之变,在李玄都的主导下,这两个位置分开,又加上了一个张岱山,调和张氏族人和外姓弟子的矛盾,于是变成了三人共治的局面。不过三人之中,毫无疑问是以张鸾山为首。

听得张鸾山如此说,两人都微微一怔,显然是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张鸾山不等两人开口发问,主动开口解释道:“当年老天师在世的时候,曾经对我提起过这位云霄五岳神,虽然被视作魔头之流,但实则是道门中的前辈高人,只因其离经叛道、胡作非为,终于是落到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境地之中。”

颜飞卿和张岱山没想到还有如此一说,略感震惊。不过正一宗传承久远,从不曾衰弱断绝,知道许多密辛也在情理之中。

颜飞卿道:“倒要请教师兄。”

张鸾山沉吟道:“说起此人,还要追溯到前朝大晋。儒门自圣人和亚圣之后,又出过两位圣人,分别是大晋年间的理学圣人和本朝年间的心学圣人,故而大晋年间的时候,儒门仍旧畏位居正统,不过三教之中,我们道门已经压过了佛门,有了神霄宗祖师通真达灵先生林灵素与佛门僧人斗法,林灵素向大晋皇帝进言:‘释教害道,今虽不可灭,合与改正,将佛刹改为宫观,释迦改为天尊,菩萨改为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为德士,皆留发顶冠执简’。皇帝依奏,下诏改佛为道,易服饰,称姓氏,左右街道录院改作道德院,僧录司改作德士司,隶属道德院。不久又改尼姑为女德。皇太子上殿争之,令胡僧立藏等十二人和五台僧二人、道坚等与林灵素斗法,结果僧人大败,情愿戴冠执简,由此促成了佛道合流,再加上儒门中有谈玄和逃禅的传统,甚至有了三教合流的趋势。”

颜飞卿和张岱山都知道此事,微微点头。

张鸾山继续说道:“不过也正因为佛道合流,导致了大晋年间各路教派层出不穷,这些教派也如佛道合流一般‘博览众家之长’,最终结果却成了四不像。在这众多教派之中,想来你们应该听说过‘光明教’的名字。”

张岱山道:“此教也算是源远流长,早在明空女帝年间,就已经传至西域。”

张鸾山点头道:“此教原名摩罗教,又被称作‘魔罗教’。传至西域的时候,已经糅合了极西之地的景教和起源于婆娑州的佛门的两家教义。传入中原后不久,遭逢武宗帝灭佛,因为魔罗教的教义中也有大量佛门教义,所以被牵连其中,亦遭严重打击,转而成为秘密结社,并吸收部分不得志的道门中人,从而改称光明教。光明教因相信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来临,故敢于造反,屡有反朝廷之举。自大晋末年起江南皆曾发生光明教造反之事。”

颜飞卿问道:“师兄说光明教曾经吸收部分道门中人,是否与云霄五岳神有关系?”

张鸾山点了点头道:当年道门初创,天下有两张。一个是天师教张氏,也就是我们这一支,还有一个是太平道张氏,两家一南一北,我们这一支虽然曾经割据一方,但并未叛出朝廷,太平道却是要推翻朝廷,最终被镇压。太平道张氏由此彻底消亡,只剩下几个分支,衍生出了如今的太平宗和清微宗。总体而言,清微宗更像当年的太平道,反而是太平宗受墨家的影响更大一些。除了这两家之外,还有些许太平道传承零散分布各地,不成气候,不过是勉强传承。”

听到这里,颜飞卿已经隐隐明白了,说道:“光明教吸收的道门之人就是太平道之人。”

“正是。”张鸾山点头道,“于是光明教尊太平道祖师为教祖,又敬魔罗为光明之神,并崇拜日月。在大晋年间,因为佛道合流,给了光明教趁乱而起的机会,光明教由此兴盛,流传各地,后来曾经割据江南的方十三便是出身此教。”

说到这儿,张鸾山微微一顿,拿过秦素的传书,说道:“秦大小姐的传书中提起过方十三和云霄五岳神的渊源,当年是方十三驱逐了云霄五岳神,成为光明教的教主,这倒也不错。因为这要涉及到光明教的教义,不同于我们道门只有一位大掌教,光明教其实有两位教主。”

颜飞卿和张岱山对于方十三的事迹都知道个大概,却不知道还有这等缘故,颜飞卿说道:“由此说来,这两位教主就是方十三和云霄五岳神了。”

张鸾山道:“按照光明教的教义,光明和黑暗并存着,光明占据北、东、西三方,黑暗占据南方,光明的极致是黑暗,黑暗的极致是光明。倒是对应了我们道门的阴阳之说,阴极阳生,阳极阴生。光明一派融合了相当多的佛门教义,尤其是明王之说,故而教主被称为明父、大明尊。黑暗一派有五种神通,烟火、闷气、飓风、污泥、毒水,这一派的教主由此被称作五类魔,按照光明教的说法,两位教主以光明教主为尊,寓意人生于黑暗,光明之神派遣使者大明尊,拯救世人。”

颜飞卿道:“五类魔的说法和云霄五岳神都对应‘五’字,恐怕不是巧合。”

张鸾山点头道:“根据老天师所言,方十三是光明教主,云霄五岳神则是黑暗教主,两派相互对立却不为敌,大概类似于朝廷中文官和宦官的关系,只是方十三和云霄五岳神都是中原人,并不认可两位教主并立的传统,而是认为天无双日、国无二主,于是双方的争斗也在所难免,最终以方十三取胜而告终。”

颜飞卿恍然道:“世人不了解光明教的教义,不知有两位教主之说,所以就传为方十三篡夺了教主之位。方十三兵败身死之后,光明教主传承断绝,反倒是黑暗教主这一派得以幸存,这也是传说中云霄五岳神并非专指某一个人的缘故,并非云霄五岳神代代传承,而是光明教的黑暗教主代代传承。”

张岱山问道:“这位云霄五岳神究竟是何人?”

张鸾山回答道:“说起此人,还有一段故事。他也姓张,名叫张禄旭,不是太平道张氏的嫡系子弟,只是旁系子弟,也因此躲过了太平道覆灭时的打劫,得以幸存,并保存了太平道的传承。”

张岱山一惊:“难道是‘太平青领经’?”

“应该是,就算有所缺漏之处,也不会逊色太平宗、清微宗太多。”张鸾山道,“此法之厉害,已经不必多言,李紫府便是以此法为根基。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们这一家没有太平宗和清微宗的实力,却掌握如此传承,便如三岁小儿持黄金过闹市。好在他们也知道其中厉害,所以多年来隐姓埋名,不敢走漏风声。直到张禄旭这一代,还是被人得知,许多江湖散人,甚至是宗门,杀上门来抢夺传承,张禄旭一家虽然也修为不俗,但显然无法与这些人相提并论,被杀尽满门,张禄旭侥幸逃走,时值兵荒马乱之际,尸横遍野,他藏身于一个万人坑中,躲过了追杀。”

颜飞卿和张岱山都沉默不语,藏身万人坑中,仅仅是想象那个画面便让人不寒而栗。

张鸾山叹息一声:“也许是此事对他打击太大,让他性情大变,后来爬出万人坑后,被光明教中人救下。他为报仇,将自家传承献于光明教,由此成为教中重要人物。而他不仅修炼自家传承,而且还以此融汇光明教的各种法门,最终自成一家,而且他不远循序渐进,选了一条捷径,走了神仙之道。”

颜飞卿轻声道:“神仙之道需要从众生汲取香火愿力,很难修成。”

张鸾山道:“当时正值乱世,人命犹如草芥一般,以符水治病等手段,很容易吸纳教徒,这也是当年……天师道和太平道的常用手段,所以张禄旭很快便成就神仙。”

颜飞卿和张岱山都露出震惊之色。

竟然是一位长生之人。

回到宋朝当皇帝  完美偶像  逆行的白衣天使  帝师难养:殿下宠妻有点忙  埙中歌  无名大巫  大力嬷嬷掌  欲念承欢  炮灰“攻”养成系统  慵检点(骨科)  最强神豪选择系统  嫁给隔壁病秧子后,不孕不育的我怀上了  江湖那么大 完结+番外  迷梦  穿黑色毛衣的男人  簪缨问鼎  藏玉纳珠  旋覆花之夜(父女禁忌)  五年高考三年打你  镇上来了个漂亮女人  

热门小说推荐
天生娱乐家

天生娱乐家

天生娱乐家简介emspemsp关于天生娱乐家他跑龙套时,每天靠忽悠影视城里剧组过日子,被各大导演恨的咬牙切齿。他第一个主演的作品,是靠假扮算命先生骗来的。后来,他又跑去参加食神争霸赛,还和评委骂了起来。他精通各项国术,...

血火河山

血火河山

血火河山简介emspemsp关于血火河山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我不要公道和公正,我需要的是铁血和刺刀!我要浇铸出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我要打造一个铁血中华!这就是我,一个穿越到晚清者的自白!本书与现实无关,纯属跟风之...

卫武道

卫武道

卫武道简介emspemsp中庭四大家之一薛剑山庄的大公子因为卷入了老师黄开悟和云阳杨家的争斗而遭致陷害,被迫流亡。在流亡期间,本以为会风平浪静的他再次被牵扯进了周围的阴谋诡计,是就此向命运臣服还是勇敢挑战幕后黑手,敬请观...

锦鲤农妻

锦鲤农妻

锦鲤农妻简介emspemsp关于锦鲤农妻陈卿是傅凛被逼无奈倾家荡产买来的媳妇,对此他心里特别难受,连累俩只小包子一块吃苦,但敢怒不好意思言直到有一天陈卿惹毛了他,傅凛拉脸,用尽毕生所学冷冷道你未免也太自信,谁会喜欢...

重回八零新婚夜,糙汉他狂野诱哄

重回八零新婚夜,糙汉他狂野诱哄

宋凝前世跟丈夫离后和渣男跑了,最后落下个被家暴打死的下场。直到临死前看着丈夫抱着她的尸体痛苦,才直到他对自己用情至深。再次睁眼,竟重生到了1983年新婚夜。男人对她深爱又温柔,本以为这一次。可宋凝死死抱住了他,绝不把他往外推。幸好误会不深还能补救,看着家徒四壁的清贫日子,宋凝发誓要发家致富,还要远离渣男和绿茶闺蜜,...

洪荒之瘟疫漫天

洪荒之瘟疫漫天

死于瘟疫,生于瘟疫,一生与瘟疫为伴。原本,以为凭借后世记忆,赚取功德,想要摆脱封神大劫,并不是什么难事,却发现功德对于其他人来说是无上至宝,可对于他来说,却是剧毒之物,碰之非死即伤。既如此,只能在洪荒上传播瘟疫。我有一瘟,可绝凡。我有一瘟,可杀仙。我有一瘟,可诛圣。如果您喜欢洪荒之瘟疫漫天,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